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质检法制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质检资讯

2024年青海省质量提升典型案例

  • 发布时间:2024-09-19
  • 来源: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佚名
  • 字号: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充分发挥质量提升在产业建圈强链中的作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近日,省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第二届中国质量万里行——青海质量行暨2024年青海省“质量月”系列活动,发布了2024年青海省质量提升十大典型案例,通过示范引领、行业带动,服务“四地”产业建设高质量发展。

  质量提升典型案例1

  标准领跑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一、基本情况。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推动实施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通过高水平标准引领企业增加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我省零的突破。

  二、主要做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我省实施意见,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在全省率先开展光伏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指导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评2023年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持续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三、成果成效。依据《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光伏硅棒》《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光伏硅片》标准,经第三方评估,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标准《太阳能级单晶硅硅棒》《太阳能级单晶硅片》符合标准“领跑者”要求,获评2023年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这是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实施以来,我省企业首次获评,标志着我省企业在光伏硅棒、光伏硅片领域的技术标准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质量提升典型案例2

  以交旅融合为引领助力海北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海北州交通运输局

  一、基本情况。海北州深入开展交旅融合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建设,多路径构建“快进慢游”全域旅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中心,试点工作取得了实效,着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北州”经验。

  二、主要做法。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抓手,充分发掘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红色研学优势资源、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持续推动“快进慢游”交旅融合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州境内“铁路、高速、机场”建设,基本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民航为骨架,普通国省干线、景区道路等为补充的综合交通网络。一大批旅游路、产业路、特色路、乡村路陆续建成,交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扎实有力。

  三、成果成效。多种形式交通旅游客运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祁连县、刚察县成功创建为全省仅有的2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了“梦幻海北 大爱之旅”四日游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持续推进同宝山生态旅游暨红色研学基地建设,打造环湖北岸海北生态旅游观光廊道新名片。

  质量提升典型案例3

  深入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构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输出网络

  海东市商务局

  一、基本情况。海东作为我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的“主阵地”,海东市商务局着力在“提质、稳量、补链、扩输”战略路径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快构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输出网络,取得实质性成效。

  二、主要做法。加快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重点农贸市场、集散中心培育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农畜产品仓储设施和冷链物流,着力解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冷链物流“瓶颈”。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加强与阿里、京东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发展直播带货、订单农业等新型电商模式。充分利用中欧班列、南亚班列高效快捷的资源优势,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大动脉”,让更多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走出国门。

  三、成果成效。初步形成产销衔接顺畅、城乡全面覆盖、内外双向联通的冷链物流网络。2023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2.61亿元,同比增长35.1%。冷凉蔬菜首次实现直接供港,惠及农户300余户,产地农户每户年增收3万元。

  质量提升典型案例4

  探索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大通县农业农村局

  一、基本情况。西宁市大通县是全省重要的“菜篮子”稳产保供基地,全县持续加大冷凉蔬菜基地建设力度,立足农牧资源优势,发掘特色产业潜力,探索走出了一条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二、主要做法。以“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为契机,着力发掘优势资源,建成一批冷凉蔬菜单品基地,积极打造以“老爷山”为核心的区域公用品牌,推进冷凉蔬菜全产业链发展,全覆盖启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有效提高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引进专家团队,示范推广标准化集成技术显著,打通营销渠道,推动新型经营主体资源要素整合,促进市场主体实现“抱团式”发展,切实提高了全县蔬菜产业组织化程度。

  三、成果成效。建成设施农业园区28处、日光温室3295栋,建成规模保鲜库23座,周转库容累计达6万吨,培育规模型蔬菜加工企业3家,先后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首批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年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3.4万工次,支付劳务费达420余万元。

  质量提升典型案例5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引入智能压实系统

  全面提升大坝填筑施工质量和效率

  省水利厅

  一、基本情况。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工程规模属II等大(2)型,水库总库容5.88亿立方米。工程主坝为心墙堆石坝,坝体总填筑方量为300万立方米。为解决传统的大坝填筑依赖于全过程人工辅助机械进行操作的缺陷,引入智能压实系统,提升工程质量效率。

  二、主要做法。引入GPS智能压实监控系统保障坝体工程填筑质量与进度,采用先进的北斗、GPS等高精度地理坐标定位技术及实时信息化数据处理技术,对大坝填筑进行实时智能化的施工过程控制,利用在后方用户系统以及碾压设备驾驶室中的平板终端系统的设置与实时数据传输,实现大坝填筑过程的实时智能化监控,提高了大坝填筑质量和效率。

  三、成果成效。通过建立大坝碾压质量实时监控系统,极大提高了大坝填筑施工质量和效率,坝料入仓和设备摊铺效率提高30%以上。实现对工程建设质量的深度管控,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8.8%;所涉及的2639个单元工程,优良率达到99.5%,相较于传统大坝填筑方式,施工质量显著提高。

  质量提升典型案例6

  首个生态教育领域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在我省落地

  青海省质量和标准研究院

  一、基本情况。省质量标准院将生态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利用“标准化+生态教育”创新手段积极联合青海师范大学开展试点创建工作,成功申报首个生态教育领域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填补了我省生态教育领域的空白。

  二、主要做法。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青海师范大学、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作为试点创建重要阵地,推广生态教育实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大力推广生态教育文明理念。通过标准化创建工作,梳理生态教育标准,建立科学规范、具有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的生态教育的服务标准体系,着力提高生态教育服务质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研发创新课程,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品牌影响力,打造生态教育文化品牌。

  三、成果成效。通过试点创建推动形成具有青藏高原特色、国家公园特点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态文明教育创新体系,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提升生态教育行业标准化水平,为青海省生态学校建设积累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质量提升典型案例7

  打造高原农牧区基本养老服务的海北样本

  海北州民政局

  一、基本情况。海北州高位推进基本养老服务民生实事工程,深入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提供多样化的民族特色服务,提升民族地区老年人的幸福感满足感,探索打造了高原农牧区基本养老服务样本。

  二、主要做法。强化机制保障,出台《海北州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方案》《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等文件,省州县配套保障资金184.63 万元。突出“一户一策”,精准确定改造服务清单,制定家庭床位建设和居家上门服务两张“明白卡”,围绕8大类23 项服务内容开展服务。实现监管常态化、智能化、闭环化,“一站式”服务老年人呼叫求助和个性化上门服务。开辟就医绿色通道,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特点,提供藏医特色服务,满足老年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三、成果成效。海北州扎实推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高质量保障项目推进,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便利可及。2024年,被民政部、财政部评为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优秀地区,位列西部地区第二。

  质量提升典型案例8

  提升打击效能 筑牢生态屏障

  写好民生答卷

  青海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

  一、基本情况。全省公安环食药侦部门以“昆仑”“防除降保”系列专项行动为牵引,纵深推进专项打击整治工作,有力遏制了相关违法犯罪活动,书写了保障民生安全的满意答卷。

  二、主要做法。一体推进“黄河禁渔”“长江禁渔”“两超一非”“农资打假”“古树名木”“盗采砂石”“校园食品安全”等专项打击整治,依法严打整治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违法犯罪。统筹推进“防除降保”“昆仑”“清风”“春风”等专项行动,食药环知领域行刑“双向衔接”制度不断深化。集中排查整治食品药品危安隐患,全力织密风险隐患防控网络。

  三、成果成效。有力遏制了相关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做到全链条打击违法犯罪、全要素保护绿水青山,全过程护航舌尖安全。共计侦办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刑事案件143起,破案13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2名,联合行政管理部门集中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涉案物品400吨,涉及10大类、60多个品种,价值1.7亿元。

  质量提升典型案例9

  发挥技术性贸易措施作用助力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

  格尔木海关

  一、基本情况。海西州枸杞种植50万亩,占青海省枸杞种植面积71.43%,经认证的有机枸杞种植面积11.78万亩,是中国有机枸杞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格尔木海关发挥枸杞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作用,助力枸杞产业出口增速发展。

  二、主要做法。开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出口突破行动”,深化关企协作配合,形成“农户+基地+海关+出口”经营模式,促进“柴达木”有机枸杞产业增品延链,推进出口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引导市场差异化竞争,抢占高端有机生态位。实施出口枸杞“龙头加工厂+大基地”建设,用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政策,打击外贸侵权活动。

  三、成果成效。以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赋能柴达木枸杞全生命周期,用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政策,引导企业有效应对贸易壁垒,规避外贸风险,形成了示范效应。2024年上半年,海西州枸杞出口实现1021.9万元,增长17.9%。

  质量提升典型案例10

  创建省级病案质控质量“新典范”

  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基本情况。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病历质控体系,优化质控流程,提高病历质控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夯实了医疗安全的保障基础。重症医学科病案荣获2023年度全国“百佳病案”。

  二、主要做法。加强制度建设,倡导“全员质控,提高病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建立了四级质控体系,制定了医院病案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及病历质控标准,优化质控流程,加强关键环节质控,确保质控工作系统完整、流程顺畅、效果明显。加强病历书写培训,提高医生病历书写能力和质量意识。落实奖惩机制,组织病历质控评审评估,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病历质控效率性和准确性。

  三、成果成效。在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百佳病案”评选中,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案在全国3323家二级以上医院参评病案中脱颖而出,获得2023年度全国“百佳病案”,是青海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医疗机构。

  

  

  


原文链接:http://scjgj.qinghai.gov.cn/Article/FormDetailsSJJ?Article_ID=1B19F1C1-EB11-47D7-950A-5E9D144BF58D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省市场监管局开展中秋节前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下一篇:2024年青海省质量强省建设典型案例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质检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质检法制网 zjfzi.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